城市污水处理模拟实验装置图通常包含以下核心模块与流程:
一、典型装置类型与构成
A²/O工艺模拟装置
功能:同步脱氮除磷,模拟厌氧-缺氧-好氧(A²/O)工艺流程。
模块组成:
厌氧池:污水首先进入,兼性厌氧菌将有机物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(VFAs),聚磷菌释放磷。
缺氧池:反硝化细菌利用回流混合液中的硝酸盐进行脱氮,去除碳和氮。
好氧池:硝化细菌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,聚磷菌吸收磷并以聚磷形式储存,降低出水磷浓度。
二沉池:沉淀活性污泥,部分污泥回流至厌氧池,剩余污泥排放。
辅助系统:搅拌器(厌氧/缺氧池)、曝气装置(好氧池)、污泥回流泵、混合液回流泵、流量计、气体流量计、自动控制箱等。
SBR工艺模拟装置
功能:序批式活性污泥法,通过间歇曝气实现好氧-缺氧交替运行。
模块组成:
反应池:容纳污水和活性污泥,进行生物处理。
进出水系统:水泵、流量计、电磁阀控制污水进出。
曝气系统:空气压缩机、气体流量计、空气扩散器提供好氧条件。
控制系统:PLC控制器自动控制进水、排水、曝气、搅拌等环节。
氧化沟工艺模拟装置
功能:通过连续环状反应池实现硝化与反硝化。
模块组成:
氧化沟:环形沟渠,配备曝气转刷或表曝机,形成推流式混合液流态。
二沉池:分离活性污泥与出水。
污泥回流系统:将二沉池污泥回流至氧化沟前端。
二、装置图关键细节
流程方向:污水从进水口依次流入厌氧池、缺氧池、好氧池,通过二沉池出水。
回流路径:
混合液回流:好氧池至缺氧池,提供硝酸盐用于反硝化。
污泥回流:二沉池至厌氧池,维持系统污泥浓度。
观察窗口:透明有机玻璃材质池体,便于观察污泥状态、气泡分布及絮体形成。
控制参数:
溶解氧(DO):厌氧池<0.3 mg/L,缺氧池<0.5 mg/L,好氧池1.5-2.5 mg/L。
水力停留时间(HRT):根据处理目标调整各池停留时间。
污泥回流比(R):通常为20%-50%,混合液回流比(r)为一百%-300%。
三、典型装置图示例(文字描述)
A²/O工艺装置图:
左侧:进水箱→水泵→厌氧池(搅拌器)。
中部:缺氧池(搅拌器)→好氧池(曝气装置)。
右侧:二沉池(沉淀区)→出水口,底部污泥回流至厌氧池。
顶部:气体流量计、液体流量计、自动控制箱。
SBR工艺装置图:
中央:反应池(配备曝气头、搅拌桨)。
周边:进水泵、排水电磁阀、空气压缩机、PLC控制柜。
流程:进水→曝气→搅拌→沉淀→排水→闲置(循环运行)。
四、实验装置的应用场景
教学演示:帮助学生理解污水处理原理,掌握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。
参数优化:通过调整HRT、DO、回流比等参数,确定运行条件。
技术验证:测试新型填料、微生物菌剂或工艺组合的可行性。
应急培训:模拟工业废水冲击、设备故障等场景,提升操作人员应急能力。
相关推荐: